王烈义行
《后汉书》〔南北朝〕
王烈字彦方,太原人也。少师事陈寔,以义行称。乡里有盗牛者,主得之,盗请罪曰:“刑戮是甘,乞不使王彦方知也。”烈闻而使人谢之,遗布一端。或问其故,烈曰:“盗惧吾闻其过,是有耻恶之心。既怀耻恶,必能改善,故以此激之。”后有老父遗剑于路,行道一人见而守之,至暮,老父还,寻得剑,怪而问其姓名,以事告烈。烈使推求,乃先盗牛者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王烈字彦方,太原人。年轻从陈萛学习,以义行著名。乡里有个偷牛贼,牛主把贼捉了,贼请罪道:“我心甘情愿接受刑戮,请您不要使王彦方知道啊。”王烈听说便使人感谢他,送他六丈布。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,王烈说:“贼害怕我知道他的罪过,是有羞耻之心。既然有羞耻之心,一定能够改恶从善,所以这样激励他。”后来有一个老爷爷把剑遗失在路上,一个行人看见了便守在那里,到了夜晚,老爷爷回来,寻得剑,疑惑地问这个人姓甚名谁,不答。因以这事告诉了王烈。王烈使人调查,原来是以前偷牛的那个人。
注释
师事:拜某人为师或以师礼相待。
义行:忠义或节义的行迹。
咏早梅
何逊〔南北朝〕
兔园标物序,惊时最是梅。
衔霜当路发,映雪拟寒开。
枝横却月观,花绕凌风台。
朝洒长门泣,夕驻临邛杯。
应知早飘落,故逐上春来。
世说新语·郗超与谢玄不善
刘义庆〔南北朝〕
郗超与谢玄不善。符坚将问晋鼎,既已狼噬梁、岐,又虎视淮阴矣。于时朝议遣玄北讨,人间颇有异同之论。唯超曰:“是必济事。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,见使才皆尽,虽履屐之间,亦得其任。以此推之,容必能立勋。”元功既举,时人咸叹超之先觉,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