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静夜无人时的悲啼,请不要当成是当年的别泪,西窗的蜡烛,在风前犹自烛泪纵横!十年间的情事啊,那堪在今宵重梦。
北斗七星的斗柄又垂在天空的正北方,客中的愁绪,在一年将尽时更为加剧了。这时啊,恐怕再没有人在怀念京城中的我了。
注释
浣溪沙:原为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名。此调分平仄两体,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,正体双调四十二字,上片三句三平韵,下片三句两平韵。
漫作:姑且当作。
年时:当年。
汍澜( wán):泪流貌。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:“泪澜而雨集兮。”
斗柄:北斗七星,第一至第四星象斗,第五至第七星象柄。
这首词是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王国维还海宁料理莫夫人的丧事,回到北京所作。当时三个儿子,分别八岁,六岁,三岁。王国维回忆起1896年10月与莫氏成婚后不久就离家去了上海。而莫氏1907年8月病危,王国维从北京赶回海宁十天之后莫氏病亡。二人结婚十年聚少离多,王国维思念在此,有负夫人,于是写了不少悼亡莫氏词作,本首词便是其中之一。
参考资料:完善
“漫作年时别泪看,西窗蜡炬尚汍澜”这两句诗,若仅从意义层面考量,而不拘泥于平仄格律,其实更自然的表达顺序应是先述说蜡烛,再引出别泪。这是因为诗人独自坐在客舍的西窗之下,目睹着蜡烛的燃烧,由此触景生情,忆起了已故的妻子。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流淌下的蜡油,一滴一滴,宛如人的泪水,尤其是那红色的蜡油,更易令人联想到“红泪”或是“血泪”,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哀伤。夫妻两人聚少离多,后来天人永隔,所以是,“不堪重梦十年间”。这三句,眼前的形象中叠加着过去的形象,真实的形象中叠加着象喻的形象,而这一切又都在无声地倾诉着作者内心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愧疚。
“斗柄又垂天直北,官书坐会岁将阑”两
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,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、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,敬派代表林祖涵,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。而致词曰:
赫赫始祖,吾华肇造。
胄衍祀绵,岳峨河浩。
聪明睿知,光被遐荒。
建此伟业,雄立东方。
世变沧桑,中更蹉跌。
越数千年,强邻蔑德。
琉台不守,三韩为墟。
辽海燕冀,汉奸何多!
以地事敌,敌欲岂足?
人执笞绳,我为奴辱。
懿维我祖,命世之英;
涿鹿奋战,区宇以宁。
岂其苗裔,不武如斯;
泱泱大国,让其沦胥?
东等不才,剑屦俱奋。
万里崎岖,为国效命。
频年苦斗,备历险夷。
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?
各党各界,团结坚固。
不论军民,不分贫富。
民族阵线,救国良方。
四万万众,坚决抵抗。
民主共和,改革内政。
亿兆一心,战则必胜。
还我河山,卫我国权。
此物此志,永矢勿谖。
经武整军,昭告列祖。
实鉴临之,皇天后土。
尚飨!